南京剪纸的历史
南京剪纸艺术主题主要以花、鸟、鱼、虫为主。构图上,多采用[花中有花,题中有题,粗中有细,拙中见灵]的艺术处理技巧(简述)
南京剪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,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。据史书可考,明代已流传民间。
旧时南京人婚嫁喜庆,多聘请艺人来家用大红纸剪各式喜花,缀于箱、柜、被、枕等嫁妆之上,其它如(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6%96%97%E9%A6%99%E8%8A%B1/4399690)[斗香花]、鞋花、门笺等品种,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。其艺术特点为“花中有花、题中有题、粗中有细、拙中见灵”,如喜花之类,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,围绕主题,根据内容需要,填满散花散叶,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,显得美满充实,喜气洋洋,含意丰富。(百度百科原文)
南京剪纸艺术主题主要以花、鸟、鱼、虫为主。构图上,多采用「花中有花,题中有题,粗中有细,拙中见灵」的艺术处理技巧。创作上,运用吉祥语句的谐音来创作图案,集中表现出古代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望。南京剪纸别样的艺术审美,它融合了南北两地不同的剪纸艺术特色,在一般情况下,北方剪纸的美是简洁灵动的,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,其特征是纯真质朴,豪迈写实,雄厚妄诞,大块面居多,主要采用「阴剪」的技法;而南方剪纸的特点是「高雅细密」,抒情写意,工笔精细,与北方不同,主要采用「阳剪」的技法,大多呈新月形,线条纤细。郭沫若先生曾描述南北两地剪纸的风格特点「曾见北国之窗花,其味天真而浑厚。今见南方之剪纸,玲珑剔透得未有」。

